上阿里山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搭阿鐵小火車去參拜那枚從中央山脈跳出來綻放萬丈瑞光的太陽.
當天的氣候十分良好,靠著祝山觀景台等待大景時,但見廣闊天空橫臥著大幅、大幅濃墨色的雲層,玉山小三角狀的山頭安靜於綿延的山嶺間,年過百歲的黃檜依然直挺挺立著,樹下的岩坡和樹叢則黝黑看不清,直到東方天際稍稍露出點光,方見灰藍色的霧氣一層疊著一層,早已迷濛於深谷之間;當太陽終於從山頭蹦出,曙光乍現,被染上金黃的斜射光更把眼前的山景渲染得一如仙境.
上阿里山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搭阿鐵小火車去參拜那枚從中央山脈跳出來綻放萬丈瑞光的太陽.
當天的氣候十分良好,靠著祝山觀景台等待大景時,但見廣闊天空橫臥著大幅、大幅濃墨色的雲層,玉山小三角狀的山頭安靜於綿延的山嶺間,年過百歲的黃檜依然直挺挺立著,樹下的岩坡和樹叢則黝黑看不清,直到東方天際稍稍露出點光,方見灰藍色的霧氣一層疊著一層,早已迷濛於深谷之間;當太陽終於從山頭蹦出,曙光乍現,被染上金黃的斜射光更把眼前的山景渲染得一如仙境.
要發這篇文之前,google了山邊媽祖宮的地址〈備註:苗栗縣後龍鎮南港里山邊14鄰108-3號〉.....山邊14鄰???查了再查,這裡貌似只有「鐵支路」沒有「山邊路」.
大太陽底下,踩著腳踏車沿著直直的鐵軌繞了一圈,發現山邊媽祖家對面那條路很有趣,村野的風景純樸,除了古早的磚瓦房,當地人於柏油路邊栽植的九重葛,迎風張揚,開得茂盛美麗;被規劃成一長條、一長條的沙地裡爬著綠綠藤蔓,藤蔓裡藏著幾顆長得像冬瓜的西瓜....西瓜花小小朵,極為可愛,很難想像比指尖稍大的金色小花會結出要大人雙手才捧得住的大西瓜.
至於來媽祖宮繳交建廟基金的虔誠信眾,依然絡繹不絕......祈望廟方所打造媽祖的新家,除了寬敞舒適,務必要符合「時尚轎主」的審美觀.
年輕時,對旅途中必須停留某個不是規劃中的點「轉車」這件事,只覺得耗費心神,十分不耐.
近幾年,已逐漸適應騎機車載著行李箱趕搭火車再換乘巴士的旅行模式,也慣於利用轉乘的有限時間,很粗淺認識一個陌生...甚至從未涉足過的車站或村鎮城市.
火車行駛中,尤其喜歡注視從窗景一一掠過的遠山、田野、河泊、海洋....,即使未曾去過那些地方,莫名的歸屬感,總讓我感覺熟悉.
如果不是一年一度的媽祖進香活動,沒有幾十萬人來此朝聖的白沙屯,平日也就是西部濱海的某某小鎮,樸實無聲.
從車站走向拱天宮途中所遇見的多數為香客和敞著門賺點觀光財的生意人,白沙屯和台灣各農村如今都面臨人口逐年往外遷移的問題,狹隘的街巷間,總有人去屋空的古早磚房佇立其間.
從觀日步道下來,特意繞過沼平車站,循著棧木道穿過蔥鬱的綠樹森林,舊地重遊了前身為1913舊事所的阿里山賓館,很幸運遇見全台最高齡的兩株櫻樹滿開的盛況.
( 阿里山賓館櫻后與阿里山氣象站前的櫻王,種植樹齡都已超過百歲,尤其舊賓館前庭的染井吉野櫻因罹患櫻花簇葉病,不僅影響開花,枝條變形,甚至幾近枯死.幸好阿里山居民全力爭取和林務局相關單位尋求各界的支援,在樹櫻詹鳳春全心救治下,2022年終於再次開花展葉.)
朗朗日光照耀下,儘管百歲櫻的身形已呈老態,她依然展現強大的生命力,純白色花朵滿樹燦爛,極之美麗.
A大調第三號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69 /Sonata for Piano &Cello No. 3 in A Major, Op. 69: I. Allegro ma non tanto
卡普松 & 布雷利-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全集
自從陽明山傳出火警之後,就很想上去看看從抹茶山燒成栗子山的小油坑,但身體還無法負荷太長的車程,只能停在半途,站在山腳下的士林官邸,仰望近在眼前的群峰而興嘆.
好吧,我來了,就差一座山的距離.
我會努力的!
山中一日,晴時多雲,起大霧,落大雨.
眼看著30分鐘一班的列車「匡噹!匡噹!」進了站,周圍遊客逐一起身,不一會兒,火車又鳴著長笛地匆匆離站,偌大的月台頓時空空蕩蕩.我獨坐在長椅上,無意識聽著雨打巨木群迴盪出窸窸索索的聲響,渾然不知時間流淌,只覺得那棵開在白濛霧裡的山櫻花,美得越來越迷離....
這顆地球上有數不盡的山.
與我生養的這座島,雖然很小,卻也有很多、很多座....總共340座山,其中285座超過3000公尺.
不能去看山的日子,除了修修自己拍過的山景,也喜歡上YT觀看有人拿著斧頭、鋸子,在高山羣壑之間,一塊石、一塊木頭,敲敲打打,慢慢地蓋起一間小小的山屋;或者追隨有經驗的登山客以攝影所記錄的影片,安慰自己也看過覆蓋白雪的山頭.
三月到訪阿里山,人一出火車站,站前停車場周圍的車道旁,各種櫻花遍開.
純白色的福爾摩沙櫻清純淡雅,桃紅色的山櫻花則艷麗如霞,映照如碧洗的藍天,蜿蜒的林蔭道路,時不時有不知名的鳥兒啼唱.
〈珠翠碧璽花簪〉和法國洛可可風格〈牧羊人與牧羊女時鐘 1741年〉,以及有著步搖工藝〈幸運草 胸針 1950年〉
(左)Van Cleef & Arpels-Cademas 腕錶,1952年.黃K金,鉑金和鑽石
(右)Van Cleef & Arpels-Ludo Cord手鍊,1949年.黃K金和鑽石
從醫院返家途中,獲知台北人引以為傲的陽明山著火了.
一聽到新聞播報員提到火警區域是在小油坑至七星山那一帶,「小油坑口」讓我直接聯想到那幾個終年硫氣與蒸氣沸騰的大小噴氣孔『啊~~~這是我家後花園的火山爆炸了嗎???』
幸好不是!
我識得她.
去年暮秋來阿里山,臨下上那個早晨,曾經餵了她一個碎碎蛋黃酥.....但,貓好似忘記這件事,忘記當她坐在我腳跟邊「喵喵喵喵喵~~~~」一直鬼叫著喊餓時,我給貓喵到受不了,只好認命打開行李箱,努力的翻來翻去,終於翻出一塊茶行闆娘送的餅,我慢慢的剝成小塊給貓,此貓挑剔,吃完蛋黃就丟下一地的餅皮,轉身落跑.....害我蹲地上撿半天.
再遇見她,依然在火車站的觀景台,貓今日心情似乎不太好,完全無視眼前拿著各款手機拍她的人類,懶洋洋舔了地上幾口雨水,慢慢消失於月台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