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車上讀了作家蔣勳先生幾年前出版的《歲月無驚》
翻到〈苦楝之一〉,蔣先生在這篇文提及『在花蓮港附近的步道散步,步道兩側多高大苦楝樹....』我一邊想像滿頭妝點珠翠的大樹是如何一付模樣?暗自決定出站之後第一個要拜訪的就是這些戴皇冠的苦楝樹皇族.
在站前租了機車,依照GOOGLE導航,很順利直抵海岸路,我把車停下來走進一家便利店,隨意挑了個飯盒,買了杯咖啡,利用店裡提供的電源把手機的電池給灌滿;然後,一邊吞飯,一邊研究地圖,認為沿著海岸路便可以到達港口,便很安然地研究起英國王室的八卦(我當時的判斷就是凱特王妃應該還沒死,只是不方便見人,最新新聞跟我的猜想也差不遠)
....................................................八卦看完了!!!!
花蓮港之行果然順利,就直直走,再沒甚麼方向感,也不至於迷路,但我跟那兩排苦楝樹,就很沒緣分;
過鐵道上方景觀橋時,看到幾隻黑麻麻的鳥在地上跳來躍去,很想把鏡頭對牢它們,我邊走邊尋思要如何調光構圖,一不注意就踱進一棟長得像倉庫的建築物裏頭.
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地方,觸目所見,處處塞滿了石雕、木雕、彩畫、鉛筆畫、漂流木....等等等藝術品.
甚麼裝置藝術、前衛藝術、傳統藝術全擠一起,角落邊擺放著一架架的原木色骨董鋼琴,寬闊的牆面懸掛著成排的腳踏車.可能距離海岸太近,海風捲進大量沙塵所造成,無論哪一類型作品的外表都佈滿一層灰.(看到碧娜.鮑許的傳記如此灰頭土臉縮在牆邊,我的胸口好似被堵住,呼吸更不暢通了)
我努力適應著,依照畫廊布置的路線繞了一圈,訝然發現,這些因灰塵覆蓋失去原先光彩的創作,稍稍用心,就能從不起眼的外觀去感受作者投注於其中的情感與美感,尤其石雕藝術和木雕傢俱的設計十分樸拙大氣,相較「生成式AI」所製作出的仿畫,仿藝術品,這些灌注了人類的情感和經歷的創作,似乎更讓人起共鳴.
在這間藝廊,還能體驗一件極之有趣的事,根據縣史,這座坐落海邊的舊倉庫高度約有8米,深27米,寬28米,面積達245平方公尺,差不多有兩個籃球場大,這麼大的倉庫屋樑上如今築著好幾排鳥窩,這讓看展的遊客可以欣賞藝術的同時,還享受小鳥歡快的鳴唱.
小鳥們的快樂歌聲也讓我老抬頭,很擔心從天上掉下來的不只是金子和鈔票.....或是一個xxxx,最大可能是小小鳥兒飛來飛去時,忍不住在本人尊頭或藝術品亂丟一坨廢棄物...真的太憂慮了,恍恍惚惚地把苦楝樹給忘了;
於是,我很不負責騎上租車行配給我Yamaha直奔四方高地和七星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