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在民生社區覓得店員一職後,每天都得騎著機車從板橋橫跨半座城去上班.小店營業時間是下午,我經常車騎到和平東路就換乘路旁的 you bike,再悠哉悠哉踩著單車在青田街、溫州街和麗水街一帶繞啊繞,穿梭於覆蓋黑瓦、苔綠磚牆的成排日式平房或綠樹花蔭的庭院之間;
享受清風拂面,享受著清淺陽光,是我二度就業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一幕.
照片是當時隨手拍下,這張裏頭的樹就是大名鼎鼎的百年油杉.
(1930 年,此處被當作日治時期總督府山林課宿舍使用,當時還只是山林課森林研究員豐澤風先生自坪林取來種植的小樹苗,如今成長為一棵屹立百年的台灣油杉.)
由勤美集團攜手「格式設計展策」團隊,耗費十年規劃修整,將隸屬「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百年歷史日式町屋,活化成以台灣山林為主題的山系概念店「0km山物所」終於在今年的03/22登場!
okm山物所,首期營運基地占地逾500坪,包括戶外空間及三棟百年日式木造住宅.
景觀設計則由樹園藝、一攬芳華、裏山三組團隊規畫,除了保存基地內市定受保護老樹,也運用上百種植栽種類,與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及林業試驗所的瀕危植物復育計劃結合,大量使用台灣原生種和瀕危植物,將戶外綠地劃分為四大景觀主題區,展現四種不同海拔與年代的森林景觀樣貌.
文字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0kmtaipei/
okm山物所對面的宿舍群現今為「从森國產木材展售中心」
文字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0kmtaipei/
四大景觀主題區的「蒔光巷」以家庭花園為靈感,種植可食用或具經濟價值的植物,形成了一個生態共生環境.
文字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0kmtaipei/
「次森林」透過鏡面藝術裝置和樟樹林的設計,述說台灣林業經濟的歷史,引人反思永續森林的重要性
文字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0kmtaipei/
「裏花園」展現了台灣原生植物和日本技師們的生活故事交織的日式景觀,並設有防空洞等歷史遺跡,讓人們一窺台日混種花園的秘密.
文字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0kmtaipei/
「複森林」曾有日據時代的木構屋舍,後因火災而重建,由居民親手植入了新生樹苗樹種,現已長成充滿韌性的複層森林.
文字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0kmtaipei/
「次森林」不定期噴出的霧氣繚繞,宛如破曉之際山中的朦朧景色,透過鏡面藝術裝置和樟樹林的設計,述說台灣林業經濟的歷史,並反射著日式町屋與遊客的面貌,帶領人們抽離都市忙碌的生活、走進森林之中,尋找一片安靜之地.
文字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0km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