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我曾來過.
那時,人生第一台相機剛入手,雀躍的心情彷如有了新玩具,按快門按得十分起勁,有空就四處趴趴跑,玩的不亦樂乎,
2012,我第一次造訪,太子賓館尚在重建中.
待太子賓館修復建成,才剛對外開放,我又特地來菁桐一趟,這處因要招待日本昭和寶太子所建造的招待所尚未改名叫「一見菁桐」,卻也是閉門深鎖,訪客必須先按門鈴,等候服務人員出來引導入內參觀.先行經樹木尚未長成的庭院,眼前是黑瓦覆蓋,和洋折衷日式書院造全木構建築.根據文史,它的內部是以日本皇室行館規格打造而成,建材以臺灣檜木、臺灣紅豆杉為主,木作門窗的雕琢細膩,屋內空間寬廣深幽.
鋪滿塌塌米的隔間裡,推開諾大的木造推門,除了剛舖上的青草地,也沒什麼庭園造景,唯有涼風一直吹來,讓我喝茶喝得昏昏欲睡.....支撐不住,還真的趴在木桌上午睡了一會
多年前的片刻記憶,印象實在模糊;這兩天,在自個BLOG翻箱倒櫃找半天,怎麼找都找不到這兩趟菁桐之旅所拍攝的照片,(如果不是被我手殘誤刪,大概就是從XUITE搬家給搬丟.....)搬家搬丟的菁桐留存我腦海的只剩下一堆講日語、韓語、廣東話和操著各省腔調的中國人在站前鐵軌上拍照;除此,就是這幾棟位在「招待所」後方的日式宿舍.
小暑剛過,天氣非常炎熱,我順著雜貨店前的坡路往下走,走得汗流浹背,等弄清楚必須事先預約才能進入「一見菁桐」,只好繞個彎朝著北海道民宿方向前行,方踱過民生橋,但見幾棟日式房舍隱身在綠樹成蔭的庭院裡.有大樹遮日,我立馬走不動了,坐在民宿的石階上,一邊享受陣陣的山風拂過,放眼周遭,河水在底下淙淙地流著,坡道兩旁,植滿花草樹木,還有一小塊農田還耕作.景色十分清幽.
矗立這一帶的日式宿舍是台陽礦業公司為開發石底煤礦,於1925~1940年其間,陸續建造給高級幹部及眷屬居住,距今也近百年,種種人事雖已非,長著青苔雜草的石階、老舊的黑瓦平房卻還錯落於山水之間.
唯可惜主事者並沒有把此處規劃成景點,目前還對外開放只有「流星花園」與「貧窮貴公子」的取鏡地點「北海道民宿」以及曾做為礦場場長所居住的宿舍的白石腳5號「皇宮」,其餘門戶都緊閉,來此一遊,大概只能從前庭圍籬或樹叢間,一窺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