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2005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手臺灣後,將臺北帝國大學改名為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帝大各個學部改為學院,其中的文政學部改稱文政學院。
1946年文政學院分立成為文學院與法學院,文、史、哲屬文學院,法律、政治、經濟3系為法學院。
1947年1月「臺灣省立法商學院」併入臺大法學院,創立於1919年的「臺灣省立法商學院」畫下句點。
原省立法商學院的學生繼續在徐州路校區上課,臺大法學院學生在校總區文學院上課。因兩地相隔,為便於管理,再加上徐州路校區空間較大,同年9月法學院遷進徐州路.
1997年12月,台大法學院特別於行文臺北市政府,建請將法學院行政大樓及前後排教室指定為古蹟,經當時的民政局長及專家學者勘查後,認為建築做工精細且是臺灣早期高等教育學府之一,具文化藝術及歷史意義,1998年5月臺北市政府公告指定臺大法學院大門、行政大樓、二排二層清水紅磚教室及心字池為市定古蹟。
2009年、2014年法律學院與社會科學院先後從徐州校區遷回校總區,臺大師生在徐州路21號上課67年後,人去樓空,校園由喧囂歸於平靜.
文字摘錄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館 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
https://web.lib.ntu.edu.tw/koolib/collection/udcpaper10.html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