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秉持著「到阿里山一定要看見日出」堅定信念,進進出出這個車站累積8次了,這回終於得償所願.不僅追到日升,也見了圓月星空,是以內心十分滿足.
可進出那麼多次,我于祝山車站方圓生態,除出海拔2451的觀景台可以目睹阿里山、玉山、中央、雪山四大山脈峰峰相連的氣勢橫絕八荒以及觀景台前那棵國寶級黃檜;對兩隻趁遊客專心賞日奪其早餐的猴子...誠如一般觀光客,我印象深刻的事物總是那些刊在旅遊雜誌上的重點介紹,於這座撐住嘉義觀光事業NNNNNNN年的大山,我對祝山的人文、生態都非常陌生.
(深深反省,自己雖然喜好親近自然,卻每每走馬看花,總是看得恍恍惚惚迷迷糊糊)
天氣著實好,加上願望成真,無比快樂,趁著回阿里山站的列車未開,便四處走走繞繞,先是探索在台灣鐵路最高點開店賣蘿蔔糕、賣蛋餅、賣咖啡...到底能不能賺錢?之後,發現前往小笠原的山路邊,有蕨類四處瘋長,大樹根周圍的潮濕地,隱藏著花瓣細碎如米粒的火炭母草和小杜若;山壁上的幾叢秋芒,讓我聯想起再過陣子擎天崗的芒草原應該要開花?!可能人多,嚇跑了林中鳥,我拍不到會走會跳的國寶,只好拍拍山壁上的藍腹鷴來湊數.
至於祝山車站的建築史,打算參閱官網的介紹文
https://afrch.forest.gov.tw/0000100
雖然來時路暗摸摸,追日之後,還是可以在返回阿里山的火車上欣賞沿線風光,車窗外的林相在過路每個彎道屢屢改變,遠眺可見山岩斷崖層次分明的塔山群,俯望林間則有潺潺溪流,鐵道兩測,濃蔭鬱鬱,遇白霧迷離,若山徑間有行人路過,畫面更是夢幻.
這座山林,像席慕蓉筆下美麗的詩和美麗的夢一樣,總有許多不可求的遇見,譬如壯闊且變幻萬千的日出雲海;譬如迷離月光於群樹間漫舞;譬如雨霧濕潤中,傾聽蒼山的緘默;
火車通過「對高岳車站」時.
這座阿鐵唯一人在月台就能觀日出、賞雲海的火車站,視野非常遼闊,日據時代,因和「新高山(玉山)」遙遙相對,故而得名
原只是觀光客上山追日的一個中途站.2020年因配合祝山車站改建成為祝山線臨時起訖站,直到2023年11月祝山車站修復重啟,才被取消停靠.
自此,這個隱匿山林的車站於每個月落日升孤寂地相迎每每過站不停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