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植物學家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形容有「大夫樹」之稱的欒樹:「絳霞燭天,丹擷照岫,先於霜葉,可增秋譜.」
時序進入9~10月,台灣欒樹明黃細碎的小花便依時的綻放樹冠之間,無論山林、公園乃至都市或鄉野的馬路兩邊,都能見其絢麗樹影;尤其花謝之後,結成粉紅色至紅色呈膨大氣囊狀的蒴果,狀似小楊桃燈籠整串掛在樹梢,樹色繽紛鮮艷.
惚恍了大半年,忙著追逐滿山春櫻的花開花落,緊接是驪歌聲起,鳳凰花豔紅了夏天,然後「陀木兒」掃過的台北逐漸天涼了,才發現節氣早已過了「白露」、「立秋」,悄悄來到「霜降」(國曆10月23或24日),花語被喻為「獨立」、「自由」的台灣欒樹也早就渲染了島嶼的各角落.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F%B0%E7%81%A3%E6%AC%92%E6%A8%B9
沙上偶爾留鳥爪,鳥飛不復計東西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