おくりびと memory
《禮儀師之奏鳴曲》
文:大 秀
– What would 久石讓 do?
大提琴,突然變得很人氣。
先是王家衛16年後再造《東邪西毒–終極版》找來馬友友助陣,再來,當然是近日也相當有人氣的《禮儀師之奏鳴曲》,裡頭本木雅弘先後拉著兩個不同尺碼的大提琴,前者是隨波逐流,後者略略帶點自我的頓悟……觀眾先是在電影裡被慢慢滲出的弦樂包圍著,然後再細細咀嚼這張原聲大碟,人又不期然地想:唔,看來久石讓真的很厲害!他的音樂能活化戲劇性,又一定是cream on the top、icing on the cake那樣的錦上添花!
唔,那麼厲害還要拿來寫嗎?若要挑剔,我會說,是有某些樂曲的編曲味精過重,太多coloring,沒有用盡其中樂器本身可以帶出的豐郁感─特別是大提琴啊!
例如,主題旋律〈送行者〉的三個不同版本on record 、memory及ending,就以「ending」那個版本最為過火;比較之下,夾在中間的「memory」一段是三段中最完整最感動的;相對於「on record」的甜味及沉實 ,「marching」的格局明顯來作開端當然是配合「出字幕」的最佳手法,而這點點巧妙能給予觀眾一種正面又再踏上旅途的感覺。但是,在主樂器大提琴以外,其他樂器的編排及配合略嫌過重,有些「趕時間」的感覺,結尾前又突然冷卻下來(一般電影配樂到這裡是響起另一首歌或主題曲的),跟「on record」的突兀結束不相伯仲。
既然專輯並沒有主力以這個主題旋律來「變奏」出不同樂章,為何不以首尾呼應的方式來運用這個主旋律呢?
大提琴,可以說是「中坑」的投射。音色圓渾有力,每每像中年人的人生經驗流溢,時而激盪時而如泣如訴,那種沉澱有時並非筆墨能形容。當然,演奏者一拉之下有幾emotional也是重要一環。我在想,假如這個獨奏由王健來負責的話就肯定更加有感染力─因為這位自小習琴的演奏家,他正好像大悟(本木角色的名字)一樣,從小拉到大,見證過一大段的人生。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電影原聲帶(久石讓配樂)[2009年01月20日/MP3/ 56 MB]
專輯名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電影原聲帶(久石讓配樂)
演唱歌手:OST
唱片公司:Universal
台灣發行:2009年01月20日
拿下2008年日本各大影展佳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一片配樂,是由享譽全球日本電影配樂大師久石讓所操刀,在NHK交響樂團及東京都交響樂團的十二位首席大提琴手,以及主旋律「送行者」中大提琴新秀古川展生獨奏等,13人精湛演奏下的優美琴聲,為電影增添雋永意境。片中男主角原為交響樂團的大提琴手,在陰錯陽差之下成為一位納棺師,在華麗的大提琴演奏編制下,隨著劇情的鋪陳,時而激情、時而溫柔的主角心境轉折,以大提琴的音色交織出展開迫力及情緒十足的影音饗宴,面對人世無奈的必經之路,琴音細膩的詮釋傷悲,或哀慟;平靜,或歡喜,甚至瞬間的大徹大悟,影像與音樂的契合因此達到最高境界,甚至超越電影原聲聲帶領域,再創久石讓大師之配樂名作。
曲目
1. shine of snow I
2. NOHKAN
3. KAISAN
4. Good-by Cello
5. New road
6. Model
7. first contact
8. washing
9. KIZUNA I
10. beautiful dead I
11. 送行者~on record~
12. Gui-DANCE
13. shine of snow II
14. Ave Maria~送行者
15. KIZUNA II
16. beautiful dead II
17. FATHER
18. 送行者~memory~
19. 送行者~ending~
090414 18: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