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5日首演實況/曲:冉天豪/詞:王友輝/演唱:江翊睿(鄧雨賢)、洪瑞襄(純純)
四月的風 是純純的風
四月的雨 是綿綿的雨
一陣一陣的風 像我的形蹤
轉頭一笑的眼光 使我心似海浪波動
一陣一陣的雨 像我的激動
形影深深罩心中 美妙音樂響遍四方
為什麼四月時 風吹微微 雨絲綿綿
為什麼四月時 暖暖情意 心花晞迷
你是我心中的樂音
你帶我爬起在高頂
夜雨滴落在土 期待花紅正當時 風吹震動在心 望風望雨四月時
當剪著一頭俐落短髮的服務人員轉動這片小小黑膠唱片時,身後的牆柱邊傳出『沙、沙沙......』很古早又滄桑的歌聲.
真是好聽
即使不知道歌名也聽不懂歌詞寫了些甚麼?
藏在音律中的感情,卻是如此的飽滿又動人.
能和一個曾在70年前流傳一時的聲音相遇,今日很幸福:)
它轉得好慢.....
「伊呀...伊呀」慢條斯理地轉了半圈.
就好像屋外頭的風,綿綿暖暖的拂過....
『簷前雨 簷前雨 雨落簷前點點滴 為相思來病....』
音樂家手寫的五線譜,實在迷人.
串串音符工整排列著歌詠他雨中的相思之情...
這個上個世紀的文人,「談情說愛」的含蓄又文雅,簡短幾句歌詞,字裡行間卻流露著憨憨深厚的感情.
失傳70載 鄧雨賢舊作 迴盪剝皮寮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1-11-29 06:08
〔自由時報記者邱紹雯/台北報導〕台語經典「四季紅」、「望春風」等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老歌傳唱至今,創作者鄧雨賢之孫鄧泰超策劃「百年.遇見.鄧雨賢」系列活動,回顧鄧雨賢傳奇的一生,並重現失傳超過七十年的蟲膠原音唱片,帶領聽眾重新回味三○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盛況。
「百年.遇見.鄧雨賢」系列活動即日起至十二月十八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昨天開幕記者會上,由知名收藏家林太崴播放鄧雨賢嶄露頭角之作「大稻埕行進曲」揭開序曲,這也是全台僅存唯一的蟲膠唱片,失傳超過七十年的聲音重新迴盪在剝皮寮街區,古早的「沙沙」樂音今日聽起來另有一番滋味。
鄧雨賢之孫、台灣鄧雨賢音樂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泰超說,「大稻埕行進曲」歌詞描寫的是台北大橋頭四季深夜的街景,也是鄧雨賢最早在文聲唱片時期的作品,因創作此曲而被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網羅。
展覽中也首度完整公開鄧雨賢珍貴的樂譜創作手稿,包括以八種樂器創作譜曲的「閒花嘆」,也是目前所留下最完整的手稿系列,另有客人調、艋舺新背調、簷前雨等,以及「月夜愁」、「雨夜花」、「一顆紅蛋」等十張原版蟲膠唱片。
不僅如此,老松國小也特別找出塵封已久的校史資料,分別有自大正七年度以降的「卒業生台帳」及明治卅五年度至大正十一年度「賞狀台帳」,前者有大正八年鄧雨賢就讀老松公學校的紀錄,後者則是他就學時的領獎紀錄。
鄧泰超說,相關史料首度公開,也破除外傳鄧雨賢畢業於國語實小的傳言,雖然祖父為客家人,但在老松公學校時期學習台語,創作歌曲多為台語歌,也融入客家元素,希望展覽能替祖父留下生命紀錄,讓屬於台灣人的優美旋律永遠流傳。
想更進一步認識鄧雨賢及老唱片,十二月三日和十日協會也在剝皮寮舉辦「七十八轉老唱片座談會」,由多位收藏家分享蟲膠唱片的故事;十二月十七日另有露天音樂會,由官靈芝和范宗沛等人帶來多首鄧雨賢的經典歌曲。
http://n.yam.com/tlt/society/201111/20111129624828.html